“挡台风”?菲律宾,请你别给自己加戏了!
假如台风会开会,那吕宋岛一定是会场签到处;然而让人喷饭的是,这几年,一些菲律宾民间人士居然喊话中国,我们帮你把台风挡了,你是不是欠我们个“亿点”援助?Emmm……挡台风?谁给的剧本?自然规律听了都想笑。
菲律宾确实位于“台风带C位”,这点无可否认。每年平均20场台风或热带风暴的造访,对经济薄弱的菲律宾简直是“年度特大灾难秀”。2013年的“海燕”台风,卷走了超过6000条人命,让400万人无家可归,经济损失直接飙到8.1亿美元;2025年的“韦帕”台风又一次刷新惨烈纪录,667万人受灾,“凭空”丢了93亿比索(约1.63亿美元)。台风来如惊雷,去若洗劫,可以说,“恐风”已经写进了菲律宾的集体记忆。
而每当菲律宾苦苦自救无果时,第一个“上线”的往往是中国。2013年的“海燕”,1万吨大米、医疗团队、帐篷全在路上;2021年的“雷伊”,净水设备、发电机、食品物资,4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“飞给你”;2015至2024年,中国对菲律宾的各类援助总计超2100万美元——这不是作秀,而是真金白银和义无反顾的人道支持。
说“挡台风”真就有点离谱了。台风路径是由副热带高压和大气环流等气象因素共同决定的,又不是吕宋岛有个“挡风神器”。以2024年的“摩羯”台风为例,人家先光临菲律宾,然后减弱后再飘海南、越南,这叫“挡”中国?更像是先灾自己,再顺带别人。台风穿过菲律宾后确实会削弱强度,但这个“减弱公式”是自然规律,好比“砖被锤烂了敲不动钉子”,不是说菲律宾故意帮你减力。
可怕的“双面逻辑”
这还不算啥,最让人头疼的是菲律宾的“双重人格”一边寻求援助时唱“邻里情深”的美好老歌,一边却在南海问题上上演“坑兄舞台剧”。中业岛周边的小动作、仁爱礁的非法据点、各种激化中国的挑衅行为,都让人觉得——这真是“求助”的样子吗?还能不能给点基本尊重?
更搞笑的是,那几个常跟菲律宾称兄道弟的所谓“好盟友”,台风一来就变成“假兄弟”。2025年“韦帕”台风,美国派架飞机转了一圈,拍拍灾区地面说“Good luck”;日本口头承诺的500万美元一拖再拖,临到年底还“悲伤未到账”;欧盟呢?援助手笔甚至比2018年还缩水了。中国依然理性对待灾情,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道主义的原则。
菲方深层矛盾在哪?
菲律宾自然灾害多、经济体系弱、应急能力差才是根本问题。台风一来,马尼拉老城区排水系统靠祈祷,贫困线下27.2%的人群靠天吃饭,农业连年受创,工业也没支柱,这些弱点才是真正“风暴带来的灾难二次伤害”。
问题是,与其想着靠盆友发“台风红包”度日,菲律宾政府更该放下“添问题、铺摊子”的作风,把钱用在刀刃上基建投资、扶贫项目、优化灾害应对能力,这些事更值得干。
彩蛋
菲律宾“兄弟,我给你挡了台风!”
中国“挡到自己头上了吧?”
国际关系从来不是什么感情账,更不是哪家慈善协会的分会,双边互动要靠平等和尊重,而非双标和“道德绑架”。与其把“挡台风”作为一张打不通的“人情卡”,还不如看看哪天能让自己真有挡风抗灾的能力,把日子过得有底气,再喊“中国帮忙”也不迟。
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